近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科院“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纳米先导专项”)取得的重大成果。
2013年7月,中科院启动“纳米先导专项”,针对在新能源动力汽车、绿色印刷、能源、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经过5年协同努力攻关,中国科学院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应用,在动力锂电池、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处理等产业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纳米核心技术创新。
长续航动力锂电池单次续航有望达500公里
先导专项开发的多款动力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上,意味着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近500公里(测算方法参考北汽EV200车型),居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正在进行电池组集成优化,为装车演示做准备。先导项目开发的锂电池关键材料均已进入中试阶段,已供货三十多家电池与电动汽车等企业并形成合作关系。
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新一代正负极材料,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高水平动力电池失效分析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原创成果,形成了多家有实力的初创企业,并与国内多家领先的企业合作,牵头构建了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链,为我国下一代动力电池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