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金融行业,电动车产业本无太高的行业门槛,其中参与者良莠不齐,为数甚重。国家的能源政策推行,又必然让“嗜财如命”的风投、PE、以及国外热钱紧盯不放,这就决定了本应是朝阳产业、蓝海市场的电动车行业,从一开始就让其中的参与者要与千军万马同时参与竞争。所谓蓝海,已经具备了更多的红海气质。
在劳动密集、低附加值、低利润的传统制造红海中,想要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绝非易事。其中需要经历产品关、市场关、人才关、管理关等数道必须逾越的门槛。这样的宏观管理需求同样适用于电动车行业。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占据电动车行业竞争中的先机?
品牌+技术=市场
比亚迪电动汽车依托王传福的技术优势,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足够的电池技术领先优势,这是比亚迪敢于大胆进军电动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王传福从一介书生转变成为著名企业家,可谓是技术创造的奇迹。而对于方兴未艾的电动车行业,电池技术正是其存在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瓶颈,谁能正确对待,谁就能占得先机。
对于消费市场的电动自行车而言,谁掌握了技术优势、占据了品牌制高点,谁就能抓住消费者。电动自行车做为大众消费产品,老百姓买两三千元就可购买。企业花大血本用来做广告宣传,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知名度越高,市场占有率就越大。
但是一味品牌影响力,而不抓好产品技术质量,市场永远不是你的!在公平的红海市场中,我们已经见识到了爱玛、雅迪等电动车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以红海竞争的方式搏杀蓝海,相信这些企业将为整个新能源产业带来更强劲的竞争力。中国幅员辽阔,收入也都不等;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辆电动车如果刚买来两三天就坏掉,那再好的广告效果都抵不上老百姓的一句话。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