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同时指出,同一区域停车设施,区分停车设施所在位置、停车时段、车辆类型等,按照“路内高于路外、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制定差别化服务收费标准。鼓励推行超过一定停放时间累进式加价的阶梯式收费、短时停车实行收费优惠。
事实上,从国家层面为停车差别化收费政策已做铺垫多时。今年8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停车设施,健全政府定价规则,根据区位、设施条件等推行差别化停车收费。
随后,包括南京、成都、广州、深圳等地的发改委,均出台了类似政策。而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政策存在差异,这些地区的政策,多半以鼓励本地新能源汽车应用为主。以成都为例,近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开发布,在成都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除了享受出行不受尾号限行限制、个人在自有车位自建充电桩能够得到600元补贴等政策外,有望从明年起在交管部门规划设置的临时占道停车场享受“2小时内免收停车费”的优惠政策。
9月6日,住建部又发布了《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进一步要求各地形成中心区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商业办公高于住宅等标准的停车收费级差价格,从而通过市场调节控制不同区域、时段的车辆数量。
有了两项统筹规划的基础,本次《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根据停车供需状况差异,同时考虑道路路网分布、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划分不同区域,实行级差收费。供需缺口大、矛盾突出区域可实行较高收费,供需缺口小、矛盾不突出区域可实行低收费,而对城市外围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停车设施服务,应当实行低收费。
而对同一区域的停车设施,则需区分停车设施所在位置、停车时段、车辆类型等,按照“路内高于路外、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制定差别化服务收费标准,适当扩大路内、路外停车设施之间的收费标准差距,引导更多使用路外停车设施。据了解,路外停车主要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和社会停车场,是停车的主要方式,而路内停车是指道路停车,包括路上停车和路边停车两种方式。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政府的停车收费管理政策,目前主要还是围绕机动车保有量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展开,且过于严苛,民间资本进入难有盈利空间。此次停车差别化收费细则若能落到实处,对于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构建停车设施和充电基础设施,也将是强有力的利好。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