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的这盆凉水泼得可真不是时候,就在公布这份报告之前,多个厂商刚刚发布了自己的新能源战略。11月18日,吉利发布新能源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将占到总销量的90%,其中插电式混动、油电混动占新能源车销量的65%,纯电车型占到35%。吉利不够分量?好,那来个够分量的。10月14日,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发布“丰田环境挑战2050”战略,按照该战略,到2050年前,丰田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汽车将仅限于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纯电动汽车(EV)。最狠的是德国,作为零排放汽车联盟的成员国,德国计划到2050年全面禁止汽油和柴油车型的生产与销售。
显然,欧佩克和汽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欧佩克全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其成员都是沙特、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石油储备丰富的国家。欧佩克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使石油的需求量下降,所以欧佩克跑出来泼冷水也就不足为怪了。
欧佩克给出的理由是,在未来数十年内,新能源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成本将会持续降低,幅度可能是30%-50%,同时性能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如果电池技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新能源汽车依然会和现在一样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因此无法得到主流市场的青睐。
作为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者,我认为欧佩克的这个预测是不太靠谱的,它们的错误在于低估了技术进步的速度。现在,电池不光是电动汽车的瓶颈,也是各类电子设备发展的瓶颈,各方的科研力量都在研究电池技术,石墨烯锂硫电池早已出现在了试验室里,锂空气电池这类黑科技也在持续研发当中。从现在到2040年还有25年,看看25年前的世界,再看看现在,你相信到2040年的时候电动汽车只能行驶500km吗?你相信到2040年的时候手机还必须一天一充吗?
另外,燃料电池汽车现在已经开始商业化了,在今后25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走向成熟。欧佩克恐怕也低估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潜力。
不过,欧佩克的报告里提到新能源汽车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没有明说,估计说的是充电吧。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 电池的容量越来越大,充电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这个问题需要靠无线充电技术来解决,在停车场、公路下方埋上无线充电装置,随时随地充电。在技术方面,现在的无线充电设备已经能达到90%以上的充电效率了,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充电网络建设的问题。按照中国现在充电网络建设的速度,25年后充电问题不大,但是其他国家就难说了。
编辑点评:
欧佩克作为一个由产油国构成的组织,它所发布的报告自然会维护产油国的利益。目前不论是从节能还是减排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都是大势所趋。但是燃油车也会因为各种新技术和混动系统的加入而持续保持生命力。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