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警惕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下的“隐疾”

警惕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下的“隐疾”

作者/来源:CNEV
2016-01-19 15:37:00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很多车企将今年定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最重要一年,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会更加火爆。


但在1月16日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康迪电动汽车董事长胡晓明给狂飙中的电动车行业浇了一盆冷水。“我判断2016年电动汽车会出重大安全事故”,以胡晓明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很多乱象,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出现波折,必须引起重视。




对于电动车行业发展的隐忧,大致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销量主要来自政策推动;


二是技术欠缺,而充电基础、购买扶持等政策又拉动过快,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三是和外资品牌技术差距较大,不止是动力系统,还有智能化、车联系统等等。


抢夺最后的机会?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



     “飞跃性发展到了令人诧异的程度,因为增长速度比我们原想的要快得多。”中汽协副秘书盛基说长叶


对于2016年的展望,高速的增长预期体现在车企的销量目标中。知豆去年的销量是3万辆,今年的目标是5万辆,冲击6万辆,预期销量翻倍。奇瑞去年新能源车销量为1.5万辆,今年的目标是5万辆;北汽去年销量是2万辆,今年的目标是7万辆。

很多车企将今年定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最重要一年。市场一旦打开之后,电动车的规模经济将在未来几年体现。知豆、奇瑞和北汽都将年销量目标订在5万辆以上,意味着初级规模化将预计在明年完成。

前期准备期车企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上,第二个阶段就是规模和成本的竞争,这是大规模市场化必须通道。


背后的三大“隐疾”


第一,汽车技术需要大量的资本、人才来推动,“百花争鸣”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很难实现技术上领先。过去7年,国家相关部门都在推动汽车的集中化,提倡兼并重组。目前,12大汽车集团,集中了95%的销量。不过,汽车生产仍然太分散,导致无法与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生产集中的汽车大国去抗争。


从电动车技术层面,目前消费市场最关心的是充电能不能再快一点,续航里程能不能再长一点。

“第一个是根据电池充电时候的适配度,这个电池跟这个充电的电流能够适配,第二个是散热的管理,如果能够更好的把这个充电池的热度从电池当中去除,就可以更快实现充电时间的减少。”ATLCTORobertGalyen说。目前,国内电池技术在这两块都输于发达国家电池技术。


还有一个是电池的安全。车企很清楚,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就要快速的推动电池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内电芯的能量密度为180瓦每公斤左右,以现有的技术途径,目标是300瓦/公斤。应用到整车上,行驶里程可以做到300公里以上。


“电池能量密度快速提升,但能量聚集就是障碍物,大能量越高风险越大,这是一把双刃剑。”胡晓明说。


第二,国家政策快速推动充电设施建设,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住建部已经发文,所有公共停车场立体车库都必须配有10%的充电设施,所有新建的必须是100%配充电设施。”胡晓明认为,技术没有充分认可,建得太多太快,事故很难避免。



​    第三,在这些隐忧的基础上,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发达国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已经领先国内车企不少。“在刚刚结束的CES展上,海外企业做的绿色新能源车、车载的电动系统等,还是让人不得不叹为观止!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