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全面“体检”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检查财政部将组织全国35个专员办检查北京、上海、江苏等25个省市,覆盖2013-2015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延伸部分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检查不仅仅针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对省、市、县三级提供的新能源补助资金也一并检查。检查工作从2月1日正式启动,至3月下旬结束。
财政部方面表示,此次检查将以检查“骗补”为重点,重点检查获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与公告信息是否一致;销售数量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售后回购、虚假交易以及售价虚高等。这也意味着新能源车企将迎来一次全面的“体检普查”。
实际上,在今年车企“骗补”一事曝光之后,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已经有过相应的表态。1月21日,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表示近期将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
风头正盛却也乱象丛生
去年一年,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步并做两步走,产销均达到新高度。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超过34万辆,同比增长3.3倍;累计销售逾33万辆,同比增长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万辆和24.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4.2倍和4.5倍。
但进入今年以来,原本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却猛然陷入到“骗补”的泥淖之中。
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由于当时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国家给予的补贴自然也十分优厚。据悉,过去几年间,一辆新能源轿车最高能拿到12万元的补贴,客车的最高补贴额度更是覆盖了整车成本。
利益诱惑摆在眼前,行业内的“骗补”乱象愈演愈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除了传统的虚报续航里程等手段之外,现在一些车企还会把生产出来的整车卖给旗下的租赁公司,然后将电池拆卸下来重复利用。据了解,电池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但电池上并没有类似于发动机可识别编码一样的惟一标识,这让一些违法企业找到了可乘之机。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