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新能源黄金期鱼龙混杂 秦唐卡罗拉谁是赢家

新能源黄金期鱼龙混杂 秦唐卡罗拉谁是赢家

作者/来源:CNEV
2016-05-19 14:07:09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期。其主要标志是优秀产品脱颖而出;市场启动顺利完成;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认可度跨越式提升;汽车产销与市场对接紧密,互动积极;市场繁荣。

  一、繁荣正效应之一:产销积极互动 产品与市场严密对接优秀产品脱颖而出

  新能源黄金期的到来大大早于预期。这是因为政策组合拳形成综合作用,对市场升温推动积极。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汽车容量饱和、限购政策推出的大背景下,燃油汽车销售受限,汽车消费受到压抑,消费能量集中蓄积之后,新能源车在限购、摇号、限行之时被网开一面,于是在消费能力被压抑之后,新能源产品成为消费能力集中释放的突破口。

  虽然补贴政策会有额度上逐年减少的变化,但对新能源车的扶持政策却在强化。李克强总理强调,“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近期的政府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再次敦促落实不得对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的要求。随着杭州、深圳等城市的限行解禁和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纷纷落实,奖励研发、扶持生产、鼓励购买、方便使用等从研发到使用的一系列政策已经逐渐开始自成体系,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迎来再次发展的高峰。

  关键是在政策启动市场需求之后,新能源产品应运而生,以其稳定的性能、实用的品质和丰富的配置、良好的乘坐驾驭感,及时地满足了市场需求。新能源企业高瞻远瞩超前一步,让产品与市场形成了快速对接,为汽车技术的进步锦上添花,为新能源产业升温推波助澜。

  二、繁荣正效应之二:车企扛鼎之作成导向消费新趋势已经形成

  以比亚迪秦和比亚迪唐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动弱混车型,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这类车型在实现绿色低碳出行环保需求的同时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带来油耗更低、驾驶体验更佳的全新的用车生活,带动新能源市场快速升温。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销为16315辆和15994辆,同比增长高达46%和43%。

  2016年第一季度,比亚迪销量达16783万辆,占市场总销量的28.9%,再次拔得头筹。月度车型排名中,超过500辆销量的在售车型共有十款,比亚迪独占4款。不久前,比亚迪新生代SUV“元”也已上市。随着扛鼎车型日益丰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刚刚过去的4月份,比亚迪秦、比亚迪唐以4370的销量成绩再次称霸插电式混动市场,占国内插电式混动车型的63%,其中唐销量3145台,单月销量为国内新能源车第一。这意味着,秦、唐已经成为大众消费者的新能源车首选。以往传统能源车型销量一头沉、研发生产热、市场购买冷的烧火棍子一头热的失衡局面已经开始改变。选购新能源车型,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消费新趋势。

  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正在觉醒。巨大的商机正在发出全新的诱惑。新能源车正在酝酿一个备受拥趸的消费氛围。未来,一个新能源消费高峰在不远处等待。

  三、繁荣负效应之一:鱼龙混杂 插电式混动车红海大战开打

  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从来不缺乏竞争者。没有人能拒绝来自这里的巨大商机的诱惑。

  在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荣威550、沃尔沃S60L等车型不断发力,奔驰GLE 500e、沃尔沃全新XC90以及三菱欧蓝德PHEV等纷纷加入角逐,更多大大小小的新能源企业在觊觎这块肥肉,都想来分一杯羹。虽然这些上市的和准备上市的弱混车型都难以撼动比亚迪秦和比亚迪唐的领军者地位,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低质低价扰乱市场已露端倪。

  一场插电式混动车红海大战不可避免地展开。低品质产品靠低价占领市场只能混迹一时,真正的竞争将在强者之间展开。目前,主战场是强混合弱混之间的市场争夺。

  强混车型,北有卡罗拉双擎,南有雷凌双擎,将弱混车型比亚迪秦、唐南北夹击,战端乍起,势不两立。

  从产品性能和政策上看,强混弱混各有优势,但秦和唐的优势更为明显。

  以卡罗拉双擎为代表的非插电式混动并非真正的新能源车型,不享受国家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其动力、能耗、纯电续航里程等多方面性能指标均逊于以秦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移动电站、云服务、PM2.5绿净系统、360°全景影像系统、三项记忆联动、座椅通风加热、纳米水离子空气净化系统、G-BOOK智能副驾等配置丰富,也为卡罗拉雷凌所不及。

  先入为主的先发优势和销量向优秀车型集中的马太效应以及政策助力,比亚迪秦、唐目前风头正劲,独步春风,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的实力派。一旦各类扶持政策和服务设施在全国普及,比亚迪的非插电式混动车型,将成为最大赢家。

  四、繁荣负效应之二:基础设施羸弱 瓶颈效应突出消费激情受压

  与新能源产品产能充分释放、市场几度升温相比,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呈现出明显的瓶颈效应,更多新能源消费需求难以释放。很多地级市消费者因为没有充电设施,暂时与新能源车无缘;即在使一线、二线城市,充电设施也捉襟见肘。

  但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滞后也是必然。好在政策正在不断发力,设施建设在不断加速。截至2015年底,深圳累计建快速充电站约200座,充电桩24000个;上海交通委表示,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2016年充电设施规模要达到10.3万个;杭州今年还将增设1000个以上公用快充枪和1500个以上慢充枪。

  在限购城市,购买一款非插电式混动车型,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刚性需求。市场上出现的弱混强混车型犹如雪中送炭,解决了日常交通的大问题。未来,刚性需求将继续释放,新能源车消费将会成为全国性热潮。面对这个庞大的市场,更多新能源车型将大显身手。但只有真正的实力车型,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