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新能源:客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新能源:客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来源:CNEV
2016-05-31 10:12:00

    近日,2016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简称北京客车展)落下帷幕。本届展会以“新能源:客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集中展示与绿色、智慧、安全交通相关的技术与装备。



    本届展会首次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展览面积达51000平方米,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家企事业单位参展,汇聚了业内顶级企业,全面展示整车、零配件及其最新技术。展会期间,参展企业共组织了23场新品发布、技术推介和成果交流活动。


    多层次交流会引关注


    北京客车展自2009年创办以来,展览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提升,目前已成长为中国客车行业新品发布、政策解读、趋势研判、技术交流、品牌推广的核心平台。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展会期间举办的多种交流会。

    5月23日至24日举办的技术交流会,客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人士纷纷登台演讲,其中包括新品推介、客户交流和技术研讨。此外,5月24日举办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等标准宣贯会、“一带一路”交通建设座谈会、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以及智慧交通创新发展专业研讨会,也为到场的听众带来了有价值的新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24日举办的2016国际道路客运与客车新技术交流会,是本届展会的一场“重头戏”。这场交流会汇聚了中外客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客车产业发展的议题。例如,清华大学陈全世教授表达了他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看法,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高级技术顾问裴志浩分享了他对客车产品、技术、标准发展趋势的研究,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技术部主任雅克·马米尔阐述了他对可持续发展的客车创新技术的观点等。

    据介绍,本届道路运输展更加注重邀请国际专业观众参与,尤其是海外邀请行业用户来华观展,方便加强中外合作。


    新能源客车全面发展


    本届展会上展出数量最多的当属新能源客车,从城市、旅游、团体客车到干、支线客车以及微循环公交,从商务车到厢式物流车可谓琳琅满目,涵盖了公路客运的各个方面。

    宇通客车不仅携6款新能源产品参展,更发布了氢燃料电池客车。宇通正式亮相的第三代燃料电池客车融合宇通睿控技术,突破多项技术难点,氢燃料加注时间仅需10分钟,测试工况下续驶里程超过600公里,尤其是成本下降了50%,加快了我国燃料电池客车的市场化步伐。

    扬子江汽车在展会上发布了其第二代在线充电公交车产品,这一产品面向城市干线、快线公共交通,有效解决纯电动公交车续驶里程、载客数量、使用寿命不足的问题。同时,扬子江汽车还展出了6米纯电动微循环公交车,窄体版宽度仅为1.795米,可满足于地铁、社区等人流量大、道路狭窄区域的使用需求。

    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展出了13米纯电动双层城市客车。这款车采用银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技术、直驱大扭矩电机,更加节能、环保。同时展出的还有12米纯电动仿古铛铛车。珠海银隆销售人员介绍,这两款车都已在北京投入使用。

    展会上,中通客车进行了第2万辆新能源客车交付仪式,也从侧面说明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火热态势。中通还展出了其纯电动高端商务车E07。据中通销售人员介绍,中通E07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电控系统高度集成,高压电池一体式布置,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防护等级都达到了IP67。


    传统能源客车风采不减


    虽然本届展会几乎被“新能源”展车包场,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还是有一些传统能源客车参展,而且这些客车并非只是“充场子”、“走过场”,它们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整个展会最为醒目的传统能源客车恐怕要数厦门金龙的18米高端BRT。这款车在外观设计上,改良了传统公交“方基调小圆角”的造型,突出具有力量感的方形外观。记者看到这款车的左后视镜与普通公交车不同,不是向前伸出而是紧贴车厢安置于车辆左前方,驾驶员观看后视镜更方便、视野也更广。此外,车辆铰接盘处工艺更为精细,并优化了铰接盘处的扶手,乘客扶、握更加方便。

    申龙客车展出了其全新研发的3系柴油长途公路客车。申龙客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剑表示,虽然新能源客车发展迅速,但作为企业也不能放弃对传统能源客车的研发。他告诉记者:“传统能源客车目前还有50%甚至更多的市场需求。囿于电动客车续驶里程问题,长途、省际客运还需传统能源客车。另外,在我国黄河以北,尤其是东三省等寒冷地区,因电动汽车低温启动困难,仍然需要大量的传统动力客车。”

    新能源客车现在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将新能源逐渐扩大至公共用车领域,也是向传统燃油客车发起的创新与变革。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