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深度分析:过热的新能源汽车潮

深度分析:过热的新能源汽车潮

作者/来源:CNEV
2016-06-05 13:53:00

过热的新能源汽车潮
中国新能源车近年產量概况

        靠着政府的补贴,以及政策面上的支持,新能源车成为中国近年的產业新贵。然而地方上一哄而上的热情,让相关產业园遍地开花,有些甚至成为趁机圈钱圈地的项目。专家担心,这恐会加速產业乱象与泡沫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中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专案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过1千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產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报导称,当前中国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成为各地新能源產业建设项目纷纷上马的主要原因。按照政策,进入新能源汽车试点推广的城市都有一定的考核要求,不符合要求将会取消试点资格,而达到要求则可以获得相应奖励。为了达到考核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资新能源的热情。

        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4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產4.7万辆,年增率高达135%。今年前4个月汽车投资2,979亿元,年增幅为17%,其中民营汽车投资2,334亿元,增幅为23%,占汽车投资的78%。

      「借机圈钱圈地」

        中国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说:「2015年的民企投资增速还弱于国企,但新能源汽车热潮拉动了民营资本在2016年的投资。」但他也忧心地指出:「(有些项目)主要是借机圈钱圈地搞项目,有过热倾向。」

        事实上,不光是一哄而上的新能源產业园区,像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原材料供不应求,带动了动力电池等配套產业的全面崛起,各地纷纷投资新建项目,竞争格局愈发激烈。加之市场上存在价格炒作等现象,让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使得动力电池等上游產业链处于虚火过旺的状态。

       因此,无论是遍地开花的新能源汽车產业园,还是迎来新一轮投產扩建热潮的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建设热情的背后,都隐藏着危机。

      「根据以往的经验,当產业快速发展时,企业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產能扩张上,反而忽略了基础技术的积累和突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先前受访时直言:「即便我们在市场规模上超过了国外,但在技术层面却并没有发力。」

      动力电池市场恐过剩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的背后,可能带来的產能过剩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有中国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中国具规模的动力电池企业总產能合计约为61GWh,考虑到產能释放过程,若以產能释放因数0.6计算,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的有效產能可达37GWh,按照预测市场需求30GWh计算,则有7GWh的过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演算法还未考虑大量中小规模的锂电池企业以及从其他行业进入的企业所投资和增加的產能,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局部过剩的隐患已经存在。

       同样,產能过剩问题在新能源整车项目上也有显现。有统计显示,中国各地正在建设的30多个新能源汽车专案,其產能加起来已经高达300万辆,远远超过中国政府规画的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生產能力达到200万辆的要求。

      市场人士指出,若算上早几年已经推动的项目,以及正在酝酿中的项目,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產能过剩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无论是为了地方政绩,还是为了自救,中国新能源汽车產业链的规画与投资,都应该经过更理性的判断与审核。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