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在雾霾中等新能源车刮来的风

在雾霾中等新能源车刮来的风

作者/来源:CNEV
2015-12-10 17:36:19

  2015年最后一个月,你是奉旨在家办公,还是艰难地穿过层层颗粒终于到了有空气净化器的办公室?如果两个都不是,还请好好爱自己。

  最近中国不少北方地区呈现出一幅世纪末日的景象:帝都北京12月1日的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这是北京今年首次启动橙色预警级别。然而即使这样,北京市民的出行意愿几乎不受影响。有一份报告显示,雾霾天北京的驾车用户出行量比正常天气仅下降1.23%。

  每次碰到这种糟糕的天气,再看到马路上依然拥堵的交通状况,我总是会想:如果现在马路上都是新能源车,雾霾天还会经常造访吗?

  今年2月底,前央视知名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辞职后的首部纪录片——《穹顶之下》,这部关于雾霾的、时长近两个小时的片子发布一天后,在不少视频网 站的播放次数远远超过了预期,不仅是因为柴静的个人名气,更因为片子中关于雾霾的话题几乎击中了全体国人的肺管。这部片子抽丝剥茧般回答了关于雾霾的三大 成因:煤炭燃烧、低质燃油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尽管雾霾并非都是燃油车惹的祸,但新能源汽车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视作拯救城市天空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新能源小汽车还是新能源公交车。测算 显示,一辆公交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当于50辆轿车的排放量,以一线城市2万辆左右的汽柴油公交车算,如果都改成了新能源公交车,就相当于改善了100 万辆小汽车的排放污染,能有效缓解我们的呼吸问题。

  2006年,国家就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在政府补贴、牌照申请等方面新能源汽车都享有诸多优惠政策。在上海,买新 能源车并且满足一些条件,就能免费得到一张贵过黄金、有钱也难拍到的沪牌。但即便这样,新能源车依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气候,人们的顾虑依然太多。

  上周去深圳出差,在机场坐到了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司机抱怨,新能源车每天要充一个小时左右的电,这个时间不能做生意,而且如果客人要去较远的地方,心里就有点打鼓,怕电不够。可由于政府有补贴,出租车公司还是在持续购入新能源车,司机们也没办法。

  这其实说明一个道理,只靠政府采购、财政补贴,新能源车销售是无法彻底破冰的,如同当初靠补贴大战兴起的打车App,当补贴没有后,人们也慢慢地失去了使用的热情。

  新能源车要想普及,政府必须考虑的是,除了补贴之外,到底还能为使用者带去什么?如深圳这位司机所言,有了新能源车收入不升反降,又怎能促进新能源车的发展?

  如今,新能源汽车推广存在的难题依然是买车易充电难,开新能源车放心出行更是难上加难。尽管从上到下都有关于新能源车的推进政策,但更重要的是 要评估已出台的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是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战略持续推进,是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是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研发升级, 是否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与所有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一样,起初遭遇的困境并不能成为阻滞甚至否定该产业的理由。雾霾需要标本兼治,在治霾的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那才是一举多得,善莫大焉。

  制定政策、推动新能源车发展或许是政府的事,而普通人要做的是驱散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的社会责任灰霾。虽然阳光普照依然遥远,但重重的雾霾里,我们要看到,还有希望的光。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