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政策实施一年多来,私家车主购买的电动汽车仅800辆左右,而同期我市主城区内新增的机动车就有近10万辆。集环保、节能、使用成本低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的电动汽车,为什么叫好不叫座?记者采访发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主要因素。
在东风启辰大连华圣专营店,这款“启辰晨风”纯电动车受到不少购车者青睐。市民吴先生经过试乘试驾和多方面了解,准备近期购买这款电动车,但除了要在自家车位安装充电桩外,吴先生还很关心市区公共场所能否也能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
于海是这家专营店的充电桩安装负责人,店里每销售一台纯电动车,他都会帮助车主协调联系小区物业、供电公司,在固定车位或车库里安装一个充电桩。2015年,于海和同事就在市内多个小区安装了近500个充电桩,最初就有物业公司因为担心小区电容量负荷过大,或者安装后出现问题拒绝配合。
在公共充电桩建设方面,由于目前我市电动汽车总量较小,使得一些有意参与经营建设的社会力量尚在等待和观望;而充电设施不足又会造成电动汽车滞销。哪个先哪个后,单靠市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有序引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计划2015年建成1100个公共充电桩。
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利好政策也在近期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就专门部署了如何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指导意见提出,“纯电驱动”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的充电基础设施。目前,我市也已经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布局社会共享充电设施,逐步缩小充电服务半径。按规定,今后我市新建住宅小区、社会公共停车场,都要按照不低于停车位总数5%的比例配置充电停车位,确保随时随地为市民的绿色出行“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