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亿元,乍一看是多么庞大的数字,但是如果套入到给出的6万个指标中,好像还不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先看看2016年国家的补贴标准吧。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上北京与国家补贴比例为1:1,并且在北京只有纯电动乘用车可享受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则不能。按现在进入北京新能源汽车目录的车型来看,基本续航里程都在150km以上,可享受国家+北京双重补贴达9万元/辆;部分即将上市的如北汽EU260、吉利帝豪EV、比亚迪秦EV等车型续航都超过250公里,可享受国家+北京双重补贴达11万元/辆,我们就按北京2016年给出的6万个摇号指标全部都买的是150km-250km的电动汽车,每辆车补贴4.5万元,6万辆也要补出27亿,比北京市准备的17亿推广资金又高出10个亿。而这里还仅是纯电动乘用车的指标,没有算上电动大巴、特种车、物流车等车型补贴。
虽然北京是目前全国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国内大部分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数量和补贴金额方面难以望其项背,但从2015年的数据看,北京的推广数量也还不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如此推算,2016年国家和各地方将给新能源汽车推广发放的补贴金额将会相当庞大。
自2014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而在2015年,这一发展似乎有点过于迅猛了。比如,2015年11月我国的新能源商用车产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量之和,而到12月份,新能源商用车的产量居然达到了63525辆,其中纯电动商用车出现了同比增长6倍的超常规增速。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有补贴。
在国家开始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进行补贴初期,业内本来一直看好,认为此举能给车企更多造车的动力和研发的资金帮助,但经过两年来的发展,质疑之声频出。有表示补贴额度过高,退坡力度较小,导致车企获得巨大利润空间,从而在补贴的温床中不思进取的;也有更为尖锐的声音表示部分企业投机取巧,钻国家政策的空子进行骗补行为。
近日,有媒体就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骗补行为进行了爆料。文章中列举了诸如:使用低标准电池、虚标续航里程、私下成立租赁公司转手将生产的电动车卖给自己租赁公司,甚至是拿完补贴将电池拆下重新组装后再申请一轮补贴的事件。
可以说,无论是补贴金额过多,致使车企一味造车而忽略了技术的研发;还是冲着高额的补贴进行偷梁换柱的骗补行为,都让本应是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补贴在实施的过程中变了味,表面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蓬勃发展,但其中却包含诸多隐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就在最近举办的一次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媒体恳谈会上表达了自己对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受政策驱动过多的担忧。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