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国汽车要闻(CBU/CAR)与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21届国际研讨年会于5月24-25日在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召开。会上,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XPT首席执行官郑显聪在题为 《打造愉悦生活方式》发言中表示,整个汽车产业正从梅赛德斯奔驰看重的以制造为中心转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直销模式。
他认为在过去100多年当中很多优秀的车企是在互联网一代出生之前建立的,但是蔚来汽车,法拉第未来等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沟通客户,还有创新突破性的能力,以及重力中心。
蔚来汽车希望通过直销,进行全面体验的、创新的、突破性的改变,打造愉悦生活方式。他认为蔚来汽车的竞争能力源泉在于和忠实用户分享利益,提供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提供附加值。
大家都在问,为什么我跳槽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路历程,这是我独家跟大家分享的。我在汽车行业有35年的历史,26年是在我的上一家公司,八年在菲亚特克莱斯勒,我在菲亚特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做电动车的事情,我的电动车经验只是看了我给我的小孩买了一辆小电动汽车,他自己开着玩,我打高尔夫的时候看过高尔夫球场里面的小车,我们家的阿姨她在上海还开过电动自行车。
2014年11月28号,我参加了一个数字论坛,易车的李斌和一群厉害的互联网年轻人才都在那里,他们几乎都在40岁以下,大部分是20多岁的年轻人,都是85后。我当时做了一个演讲,介绍菲亚特克莱斯勒在中国的业务,我当时的想法是大家都不懂车我作为专业人士讲讲车,发言之后大家一点反映都没有,有1400个人参加那次大会,大家压根懒得听我的发言,他们都在玩自己的手机,没人听我的发言。
后来李斌找到我,他是蔚来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现在也仍担任易车网董事长兼CEO,他说你介绍的非常好,他说我下面要做我的发言,我们交换一下联系方式,我们以后再交流。我把我的名片给他,他说我没有名片,我们加一个微信行不行,比较幸运的是之前一周我的秘书给我申请了一个微信帐号,我就加了他的微信。
后来我们就不断的用微信来交流,两个月之后他又来找我,他说你要不要加入一个新的公司,我记得是在2014年12月,我说你搞笑吧,我从来没想过跳槽,我说我即使跳槽我也是选择到别的汽车公司,我干吗去搞电动车,我说电动车好像没什么前途。到了去年春天,也就是去年春节,我就回到了台北,Ben是一个猎头,他到台北和我一起喝豆浆,我带他去喝永和豆浆,我们吃了烧饼和油条,当时他想说服我,他说我们蔚来汽车非常好,我问你对电动车了解多少?他说我对电动车一点也不了解,但我了解李斌,这件事他能做成。
一个月之前他和很多互联网的大佬去星巴克喝咖啡,他们在那里待了一天享受体验,没人赶他们走。他就在想,为什么我们4S店没有类似星巴克这样的体验呢,现在整车厂商卖了车之后和顾客就不再有关系了,保险公司和4S店去和客户进行售后服务,就像他们的代理人一样。
后来我在我的董事长办公室去读JD Power的报告,各种各样的第三方报告,因为我不想直接跟消费者见面,我宁愿等到消费者来找我。或者央视每年都有315晚会,如果万一出了问题我就带着我的律师或者我的咨询顾问去解决央视曝光的什么事情,所以我对他们当时的提议考虑了大概30多天,我当时想这是我唯一一次能够直接与消费者,包括我自己和我家人这样的消费者,直面消费者的一次机会。
我记得当时我在菲亚特克莱斯勒中国担任董事长时买了一辆大切诺基,我还要和4S店的人打交道,他们说不行,你要过五天才能拿到切诺基,我说我能不能提前一点,他说不行,五天之后再说,我就等了五天。我的司机很生气,他开着别克GL8,当时我们公司没有自己专配的车,是从汽车租赁公司租的车。
所以我当时很不爽,我说要再过二十年快乐生活的话,我们行业这样不行,必须得有所改变,所以我很喜欢蔚来汽车的口号,它说要打造愉悦生活方式。所以后来我就加入了李斌创立的蔚来汽车,我说我不想当董事长和CEO,我在新公司做一个支持者,做咨询顾问,帮助你们这帮年轻人实现你们的梦想,同时也是实现我自己过去并没有实现的梦想。
所以在2015年7月份,我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才解除了各种各样的12个公司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和马瑞利等公司的董事等职务,因为你需要完成你的法律义务才能够卸任,所以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当时我们在加州建了一个新办事处,我们从思科雇了一位女士叫Padmasree Warrior来担任蔚来汽车北美CEO,她当时是思科的CTO,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业务,我们建了一个总的办事处,我们在幕尼黑宝马的设计室挖了几个设计师,在过去100多年当中很多优秀的车企它们是在互联网一代出生之前建立的,特斯拉是在互联网一代的时间成立的,但并不是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成立的。但蔚来汽车、法拉第未来等恰恰是和移动互联网这一代人一起成长的,我们都说要有可持续性的出行,他们给我们看了非常好的幻灯片,我说你们真的能把你们的幻灯片变成现实吗?
我这边列了一些内容,沟通客户,还有创新突破性的能力,以及重力中心。整个产业正从梅赛德斯奔驰看重的以制造为中心转到特斯拉在北美做的很好的直销模式。但是由于法规所限,他们也无法做到完全直销。我们看奔驰也做了一些改变,比如说他们跟客户有非常好的联系,像特斯拉在北美也是直销,但在中国我们是可以直接销售的,因为政府支持汽车的直接销售。而且我们会进行全面体验的创新的、突破性的改变,我们希望像我们的口号一样,打造愉悦生活方式,而不是整天跟4S店打交道,听4S店的使唤。
一会儿大家可以问我更多的问题,我这边简单的说一说,我们蔚来的竞争能力源泉,我觉得不仅仅限于这辆车,现在你们的体验只是有一辆车,这个还远远不够。比如说你坐在车里,你除了开车还能干吗呢,你在车里能开电话会议吗,你在车里能买东西吗,我们能不能把车打造成家一样的环境,但这个是很需要能力的,车不应当是仅仅有一个电子触摸屏就够了,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应该超越消费者的预期。
首先我们要和忠实用户分享利益,我们要提供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要有附加值。我们有一辆电动车不仅仅是电动车本身,我们能不能在电动车上买东西,因为我平时还要开车停车,很麻烦,路上还很堵,我没办法分心在车里再来买点东西。
比如说,我们在车里,这辆车能不能变成京东网上的一个地址,能不能跟京东直接联系起来,在上面买东西,我们就说,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买了这辆车就可以直接联入移动互联网的网上商店,这辆车能不能帮助你停车,自动驾驶,充电甚至自动的换电池。这一行肯定也是烧钱的行业,这是没法避免的。这些投资者都跟我承诺说,愿意帮我们烧钱。
我说要保证烧到我们第二或第三辆新车能够真正的上市,如果不能,请不要承诺,否则你们会破产。我们在全球有六大研发中心,有圣何塞、伦敦、幕尼黑、北京、上海和香港,上海是总部,伦敦是我们Formula E赛车队总部。蔚来汽车的DNA来自于德国或欧洲的设计语言,来自于美国加州的品牌、软件和链接性,还有来自中国的车身和灵魂。我们的铝制车身平台加上消费者期待的内饰,所以我们的DNA由欧洲、美国和亚洲,尤其是中国成分组成,这是对我们一个品牌全球发展过程来讲非常重要。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价值。我们会花好长的时间每几个星期跟我们的年轻人谈,从孔夫子到苏格拉底,你根本没法想象我们做了多少洗脑,因为唯一能够真正实现人们愉快的生活方式就是给他们的思想做一个转变,我现在已经50多岁了,不算是孔子也算是一个教育家了。
来自全球的领导层,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结构,这些人是从哪来的呢?有一些是我的老朋友,比如福特捷豹路虎等等,还有行业界的合作伙伴,有一部分是互联网的,有一部分是汽车行业的,80%人来自汽车行业,剩下20%来自互联网行业。我们曾经拿到了Formula E赛事的第一个冠军,我们赞助Formula E,它终将与 F1抗衡,我们也赞助了中国的70座大学,设立一年的实习,吸收人才,保持我们的人才储备。
在上个月我们刚刚发起了100亿人民币行业发展基金,另外还有10亿美元的美国项目基金来推进我们的零部件发展。我们也在南京建立了一个电机工厂和EDS项目,我们也和三星的电池组, LG等等方面进行合作,增加电池密度,在2018年之前降低电池成本。希望能够在一会儿问答的时候和大家进行更多的交流。
提问:我第二个问题是问郑先生,传统汽车都在用很低的回报水平来发展,对于新的电动汽车投资者,他们来自于都是挣了几十万亿的行业里面,也就是投资回报非常高的投资者,对于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在面对汽车行业现实的时候,也就是汽车行业投资回报率非常低,但需要大幅投资的现实当中,相对比他们投资的其他行业,比如互联网行业,投资回报非常高的行业,他们会怎样反映?
郑显聪:我的印象是做过投资的人肯定是想要回报的,但作为互联网人士,他们是投人,不是投商业,商业模式很重要,当你进行投资的时候是投给人,比如说做微信,我们大家手里都有微信帐号,是免费的,不用花钱,是从其他方面挣钱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当人们开始喜欢消费者参与感的时候,感觉你付钱不是在我兜里挣钱的感觉,这些人他们之前挣过几十亿,但是你知道他们挣钱之前多穷吗,也就是在中关村卖卖电脑什么的,这是一种经历。所以我们要保证我们有这样的过程,我们需要时间去缩短非常冗长的投资回报旧概念,我们需要有消费者的概念。
刚刚问的问题,已经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还投资在这上面,对我个人来讲,过去35年的经验很重要,但那是造车部分,刚刚我们三个人所讲的事情都在讲客户的需求和体验,这些体验是在互联网人身上最感同身受的,很短的时间,中国已经转向那样的社会,全世界转向那样的时候,如果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我们真的需要做一些改变,不然我们愧对我们的下一代。
我曾经在波士顿的一家公司工作,当时我们也做了一点点投资,当时CEO告诉我说,我们需要投资到一家EV公司,你和其他公司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要做什么差异化呢,他说我们不是差异化,而是下一代产品,如果下一代产品我们还有这种担忧的话他们就会嘲笑我们。因为新一代的人他们是希望野性,现在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落后了。
提问: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对我个人和公司来讲很重要。在新的汽车公司合作过程中,我们听说您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公司模式,您的公司和GAC之间的合作,在产品的制造方面,这实际上是一个方向,市场了解到你的计划了,能不能给我们再去解释一下关于您的供应链,你们的采购计划以及如何与这种类型新的车辆供应商进行合作,比如像大的公司合作,如果您想去,比如零配件,你有没有战略合作伙伴,采购这边你们具体计划是什么?谢谢。
郑显聪:这些问题是我的责任,怎么把车子造出来,至于你说跟江淮的合作,我可以分享一下在跟整个供应链体系、制造伙伴合作方面,我们在中国到过四个工厂,这四个工厂一个比一个先进,但是最后发觉一个比一个还要空,越建越空,这些产能过剩。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