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还未结束的5月,各地新建、扩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消息就有近十条。加上此前已经陆续释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建信息,2015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计算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然而新能源汽车真的适合大众消费吗?汽车改为电动后真的就可以节能减排了么?
先说说价格的问题:
1、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优势不明显
从价格上讲,相同性能的汽车,在有补贴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价格依然更高;从安全性讲,传统汽车更安全,毕竟技术成熟;从多样性讲,目前新能源汽车种类还是太少了,国际大厂主要开发的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力度不大。
当然,这其中原因不乏各种技术壁垒和政治问题,我们暂且不谈。
2、充电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普遍反应的问题是充电困难,一个是可充电的地点少,另一个是充电时间长,所以使用起来可靠性低。
国内更多的消费者还是刚需,住在高层小区或传统社区里,在这里面建太多充电桩明显不切实际,而公共充电桩又太少、没有安全保障,这点严重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
3、国民的责任感
在发展中国家,以节能环保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我认为是行不通的。民众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其次才是所谓的国民责任感这些。
再简单说下节能减排的问题:
电能消耗
1.生产电动汽车排放二氧化碳高于汽油车
生产一部电动汽车,平均会产生25,000磅二氧化碳,而生产一部汽油车仅产生16,000磅二氧化碳。
2.电动汽车消耗电能
电能主要燃煤产生,燃煤同样会产生空气污染。我国目前我国煤炭发电占总发电量的75%左右,比国际水平高出28%。由此,电动汽车整个使用寿命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比汽油车少3-5吨。
3.为获得电力,燃煤产生的空气污染危害更严重
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发现,如果到2020年,美国增加10%的汽油车,870人将因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而死亡;如果到2020年,美国增加10%的电动汽车,1,671人将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而死亡,是汽油车产生空气污染死亡人数的2倍。
电池
1.电池生产
具体到电池的工业化生产,金属材料加工中的铅、砷、镉、汞、铬等都有可能会释放到灰尘和水中。
2.电池回收
目前为止,在国内除了收集存放、找地填埋之外仍没有形成回收利用的产业链。中国暂未形成一个良性的回收产业链,将废旧电池拆解提炼得到有用的重金属。在国内的电池回收利用率几乎为零。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还是在国际战略层次意义比较重大,对于一般刚需来说,未必是理性的选择。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