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谁更有前途?揭秘日企为啥要研发燃料电池车 ...

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谁更有前途?揭秘日企为啥要研发燃料电池车 ...

作者/来源:CNEV
2015-11-11 13:33:27

在2015年10月-11月举办的第44届东京国际车展上,燃料电池车(以下简称为“FCV”)成为一大亮点。不仅最早上市的丰田公司的MIRAI推出了后继型号“FCV PLUS”、日本三大汽车厂家的本田也推出了该公司最初的上市产品“CLARITY”(预定于2016年3月开始销售)、梅赛德斯-奔驰推出欧洲厂家最初的FCV概念车“Vision Tokyo”。一时间,FCV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大有占领未来的汽车市场的势头。

大家知道,在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各种混合动力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正处于黄金时代,无论是市场认知程度,还是节能效果都备受赞誉。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具有停止使用传统化石燃料的天然属性这一点看,无论是混合动力车还是插混车,由于仍旧部分使用化石燃料,因而都是不彻底的,只能是在当前一段长时间内承先启后的存在。而真正具备了不使用化石燃料可能性的,只有电动车(以下简称为“EV”)和FCV这两种。

那么,EV和FCV孰优孰劣,哪一种更具有发展的可能性?是否存在着其中一种车型取代另一种车型的可能性?

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作为两种投放市场不太长时间的新型环保车辆(EV以三菱的MiEV于2009年投放市场计算,至今为6年;FCV以丰田的MIRAI于2014年12月投放市场计算,至今为1年),评价其优劣性,至少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社会普及的难度;

二、大量生产的难度;

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难度;

四、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

五、能量充填的难度;

六、环保程度。

另外,因为本田公司生产的FCV的具体资料并没有公布,所以,本文中所讨论的FCV的状况,均以丰田公司生产的FCV“MIRAI”为准。

图1 典型的电动车:日产聆风(Leaf)

图2 唯一的燃料电池车,丰田MIRAI

一、社会普及的难度

某种技术在其他替代技术的环伺中脱颖而出,不仅取决于该技术的先进性,还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较多的厂商利用这种技术进行生产、扩展性研发。因为技术只有在进入市场后仍能不断地进行扩展性研发,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使该技术能够占领市场并延续下去。

这一点,当年家用录像机市场上,VHS和Betamax的规格之争、近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Android OS对Windows Phone之争,莫不暗示着这一道理。

另一方面,即使某种技术“先进”、技术含量高,充其量也只能是阳春白雪。如果不能获得大量厂家的支持,或拥有满足社会需要的产能,就无法摊薄研发成本。而价格居高不下的话,也只能导致消费者的敬远,最后导致该技术的消亡。

将EV和FCV相比较,也会发现这个问题。

EV的优势是结构简单,研发成本低,在改进传统汽车的驱动系统等之后,就有可能取得成绩,因此新兴厂家入行容易。现在世界范围内,不仅传统的汽车厂商,新兴厂商也纷纷进入EV研发领域,很多新兴厂商已经取得辽不凡的成绩。如美国的特斯拉,中国的比亚迪,都是属于非传统汽车行业的厂商。仅在中国国内,据《百度知道》介绍,这样的厂商数量很多,品牌也有几十个。

FCV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其特点是从能量发生原理到燃料储存方式等,都是需要新研发的技术,因此技术起点高,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新兴厂家的进入很难。在世界范围内,目前进入实际销售阶段的,只有日本的丰田公司生产的MIRAI一种车型。其他的日本厂家中,本田公司预定于2016年3月开始面向政府机关销售(以收集数据为目的,面向个人的销售预定于2017年);日产公司正处于研发阶段。欧洲的厂家中,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仅推出了概念车。而拥有Big three的汽车大国——美国,没见到其厂家推出FCV的报道。

从以上的介绍看,在市场规模的形成能力上(即社会普及的难度),FCV是无法和EV相比的。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